SAT1500+是大多數出國黨的夢想成績,在新航道的學員,SAT1500+并不少見,而經過老師統計,發現他們在準備SAT的時候大都經歷了三種境界。
第一種境界是訓練核心的閱讀技能:包括在語境中推斷詞義的能力,理解復雜結構句子的能力,識別段落主次信息的能力以及基于文本信息進行邏輯思維的能力。同學們一定要記住,在第一種境界要把科學和社科類的文章作為訓練重點,原因如下:
1、科學社科的詞匯量要求最低,具備5000單詞量就不會影響基本的理解和答題;
2、科學社科句子結構嚴謹,容易根據語法規則分析出含義;
3、科學社科文章結構模式化強,熟練掌握之后可以利用文章結構的知識預測文章內容;
4、科學社科所涉及的話題都是托福也會考到的內容,學生們會比較容易作為SAT備考的切入點;
5、在考試中會有3篇科學社科文章,題目占比最大達到了30-33題,性價比最高。
科學/社科類的文章在經過3個月的訓練后,針對任何話題都應該能夠達到13分鐘/篇,并且正確率達到90%以上的標準,這時的你至少站在了300分的線上了。
第二種境界需要訓練文學文章的分析能力。此類文章會存在比較多的生活類詞匯,很多口頭話的語言表達,以及比較多的修辭方式,這些都會給剛開始訓練的學生造成理解障礙,有時候完全不知道如何著手,特別容易產生挫敗感,并因此在訓練原則上犯下根本性的錯誤。比如有的同學就會去尋找所謂不用看懂文章也能做題的方法,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時間而分數停留在300分上下。文學類文章的訓練周期一般是2-3個月,經過正確的訓練完全可以達到12分鐘/篇,正確率90%以上的程度,具體的訓練要求我會寫在最后。
第三種境界要訓練歷史文章的論點論據分析能力,到了第三種境界,我們的目標是把基準水平穩定在350分(錯題5個以內),歷史就是必須攻克的目標。SAT的歷史文章通常是演講或者是辯論,是閱讀考試的難度巔峰,它的特點是對詞匯量要求最高,句子結構復雜且松散,經常出現長達一段的句子,中間參雜著很多插入成分,造成理解的極大困難,另外還涉及到演講者通過語言所表達的思維深度的問題。所以對于很多同學來講(甚至包括native speaker),歷史文章是屬于全憑運氣的部分,運氣好碰到篇能看懂大概的就能多做對幾道題,運氣不好就是不知所云,做題也會完全沒有思路,只能都蒙一個選項了。此類文體的訓練周期為3-4個月,經過訓練可以達到14分鐘/篇,錯題2個以內。
【具體的訓練方法】
在確定了三種境界的訓練目標之后,我來講一下具體的訓練要求。一個符合標準的訓練應該能夠同時訓練到以下幾個方面:
1、訓練時間限制之下的答題策略和方法;
2、訓練文本理解力;
3、訓練邏輯思維和文本記憶力;
4、訓練修辭分析能力;
5、訓練論點和論據的分析能力;
6、訓練識別自身瓶頸的能力;
更多SAT備考的方法可以咨詢杭州新航道的在線老師哦!